591
首页 > 聚焦 > 列表

工信部最新发声!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破2万亿,还有四大措施促光伏产业发展…

时间:2022-09-21 08:14: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9686次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成就,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年来,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从2.5万亿元增加到9.5万亿元,年均增长16%。

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电子元器件行业整体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2021年,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全球产量占比均超过70%;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4.88 GW,连续九年世界第一。

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岳山指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2012年至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到14.1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28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到9.5万亿元,年均增长16%;2021年利润总额达到1.2万亿元,是2015年的两倍。

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乔岳山指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先进计算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持续加快,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产业结构取得新突破,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多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中国投产,全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批量出货。全球推出了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一批创新产品。

乔岳山还表示,针对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电子、智能安防、智能穿戴、智能健康、养老等新产品新应用开发取得扎实成效,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丰富了用户体验。

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

在被问及如何促进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时,乔岳山指出,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为例,智能手机平均保有量超过1000台,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0台。

为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加强政策引导,统筹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乔岳山强调,工信部统筹利用相关专项,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的RD和产业化;支持700多家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的“小巨人”企业;同时,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指导行业协会编制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框架手册,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指导有关单位加快修订相关国家标准,支持电子元器件质量可靠性技术提升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我国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元器件、光电线缆等各类电子元器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乔岳山说。

乔岳山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整体产业布局;推动骨干企业加快攻关突破,加快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的RD和产业化;同时,推进电子元器件与材料、专用电子设备与测量仪器合作,引导基础电子产业升级;推进国际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建设。

中航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地缘政治冲突、高通胀、疫情反复等因素叠加,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尚未恢复。2022年上半年,由于上述多重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和消费电子产品创新迭代不足,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已成为行业共识。受消费电子终端需求低迷影响,存储芯片价格持续走低。内存芯片被称为“半导体的大宗商品”,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在短时间内波动。消费是内存芯片的传统下游应用,其持续低迷的需求也使得清库存、促流量成为近期内存行业的主旋律,部分厂商以价换量。

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四项措施

在推动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乔岳山表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和市场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2021年,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6万吨、226.6吉瓦、197.9吉瓦和181.8吉瓦,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4.88 GW,连续九年世界第一。

工信部发布实施《光伏制造业标准和条件》、《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引导光伏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和智能化升级。同时,支持光伏产业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光伏产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合作。

乔岳山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加快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实施“十四五”相关产业规划、光伏制造行业标准条件、智能光伏创新行动计划、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等政策,引导行业不断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布《关于促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储能电池、关键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优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行业协会建设,加强产业整合,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加快修订完善光伏标准体系,推进光伏组件回收、碳足迹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四,全面深化国际合作。鼓励国内光伏产业加强国际交流,开展产能、技术、标准、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和应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加紧筹备第三批景区基地。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并网,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将尽快完成业主遴选,尽快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要抓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随着政策面加快大型风景基地建设,将确保储能和调峰设施同步建成投产;分时电价机制已经实施,峰谷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未来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储能电站运营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新型储能业态正在形成,万亿级市场初具规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U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