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调研行
非遗传承,始于热爱终于坚守
人民网“行进中国”甘肃调研采访团
着一身浅色棉麻中式短褂,戴一副黑框眼镜,持一把木制雕塑刀,稳稳站在工作台前。
他叫尤路平,敦煌彩塑技艺非遗传承人。不到30岁,已多次参与到莫高窟、榆林窟彩塑修复及复制工作。
刮泥、按压……一尊三人群像泥塑已初具雏形。
“左边站着的是打窟人,右边是画工和塑匠,都是曾经铸就莫高窟辉煌的工种。”说着话,尤路平手里的活一刻也没耽搁。
谈起为什么学雕塑,缘何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尤路平腼腆一笑:“我在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路平开始接触、了解并学习雕塑。到莫高窟考察后,感受到敦煌彩塑的魅力,尤路平拜敦煌彩塑非遗传承人杜永卫为师,开始学习敦煌彩塑技艺。
“现在不会再有开窟造像,但敦煌工匠精神可以延续,由一代代匠人不断改良创新形成的技法,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年过六旬的杜永卫,说起敦煌彩塑,一脸敬意。
从17岁考入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师从孙纪元先生学习雕塑,到独立承担敦煌塑像的临摹、修复工作,再到成为甘肃省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杜永卫扎根敦煌40余年,深深热爱这门技艺,“热爱传统艺术的人就是棵苗,只要扎根成长,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坊间隐巧手传承千年敦煌绝技,园内留名师延续一种莫高精神”,莫高里工匠村门口的对联书写出杜永卫传承非遗的理想。6年前,他来到这个距离莫高窟仅10余公里的乡村,在当地政策支持下,以古村落原始格局为基础,将其打造成集敦煌文化讲堂、壁画书法研习、美术设计、彩塑和壁画制作教学、篆刻艺术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继续参与到敦煌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创新之中。
泥瓦匠、木匠、打窟人、铁匠、画工、塑匠、颜料匠……工匠村里有一排璃展柜,陈列着一组组形态各异的匠人模型。
“这排展柜高度80公分左右,有成年游客抱怨过弯腰观看费劲,希望能调高柜体,都被我拒绝了。”杜永卫说,“每年来研学的小孩子很多,这个高度能让他们看得真切。我希望他们通过观赏学习,能更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诞生过程,了解非遗制作的不易。”
开展研学之外,杜永卫和徒弟们也搞起了视频直播。尤路平说:“我每做一件作品,都会拍视频。有些人观看时会咨询敦煌彩塑可不可以学、学多久、难度大不大,这种交流也是一种传播。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看过视频后,来体验和学习敦煌彩塑。”
“通过视频我还要收一位外国徒弟呢。”杜永卫笑着说,一位名叫陈静灏的泰国研究生看了自己制作彩塑的视频,辗转联系过来,目前正在努力学中文,准备年内到敦煌来拜师学艺。
“我们是把自己也变成展品,这叫活态传承,每一次的创作过程都公开呈现,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播、传承方式。”聊起今年4月新获的荣誉“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杜永卫淡然一笑。“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工匠群体的表扬、对非遗传承的重视和促进。”杜永卫希望,国家给予的荣誉,能让更多人燃起对非遗的兴趣,加入到非遗传承与保护中来,不断壮大非遗人才队伍。
采访完,道别。尤路平拿起雕塑刀,继续埋头工作。
屋外,远远能听到施工的轰鸣声。按照敦煌市规划,未来莫高里工匠村周边会扩建成一个艺术部落,将敦煌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吸引一批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匠人、艺术家入驻,怀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把老祖先留下的经典技艺不断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