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大学物理学院胡教授的简历在网上疯传。在这份简历中,胡教授除了常规的信息介绍之外,还穿插了大量的括号进行说明:别人不愿意讲的重复,被他幽默地处理了;别人眼里的“深造”在他眼里成了大实话——“主要是因为当时找不到工作”;“审稿人”、“高层次人才”、“研究所所长”等很多学术大咖都是标配,他却用阴暗的语气轻轻点了一下。
一般大学教授的简历多为学术或专业介绍,读者基本上无从得知当事人学术造诣之外的其他信息。通过对胡教授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感受到他具有真实、坦率、谦逊、幽默的特点。人们对大学教授和他们的简历有明显的刻板印象,认为大学教授的简历不能随心所欲。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妨赞美一下胡教授所在的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是开放的、包容的、鼓励个性的。再者,深入学术研究的教授,面对专业研究和学术创新需要严谨细致,但是否应该完全活在人间烟火之外?他们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可以幽默风趣,也可以率真随性;他们可以不完美,也可以实事求是,接地气,告知学生自己和相关专业的不足。在物理学或者原子物理学面前,我相信大多数人听起来都是蒙着眼睛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进而扎根这个领域,专业带头人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像胡教授这样亲切幽默的“开门人”。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教授,对于专业知识的顺利传播和广泛接受,肯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