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宽
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猛烈”加息75个基点。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开始了本轮加息周期,并于今年3月、5月、6月和7月分别加息25、50、75和75个基点。累计加息已达300个基点,为1981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密集加息。
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125个基点。
加息后,美国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来到3%至3.25%之间,利率水平升至2008年以来的新高。公布的利率位图显示,预计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分别为4.4%、4.6%和3.9%,比6月份的预测高出100bp、80bp和50bp,暗示美联储将继续大幅加息。
吴栋·宏观指出,在8月底杰克森霍尔会议埋下伏笔后,今天上午的会议被视为“孤注一掷”。2022年利率上调至4.5%,2023年进一步上调至4.75%,这意味着年内利率将上调125bp。
信达宏观还指出,位图暗示年内剩余两次会议将再加息1.25个百分点。市场目前预计11月会议+75bp和12月会议+50bp的概率最大。
此外,信达宏观指出,加息位图也显示2023年仍有进一步加息的空间,届时联邦基金利率将维持在今年的利率水平之上,最快也要到2024年才会降息。市场对“2023年降息”的幻想破灭。
对2024年底利率的预测从3.4%上调至3.9%,而对2025年利率的首次预测为2.9%,仍高于美联储认为的2.5%的长期中性利率。CICC指出,这意味着在2025年底之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处于紧缩状态。
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提到,9月会议后,市场不仅将美联储的端点利率预期从4.25-4.5%修正为4.5-4.75%,还将政策拐点预期从6月推迟至2023年7月。
美联储将言出必行,重建信誉,并正式宣布即使在衰退中也将坚持鹰派加息。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重申了他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表示将坚持加息,直到实现抗通胀目标,不会过早开始降息。“现在采取激进的行动,并保持下去,直到通胀下降”。同时也提到经济放缓是降低通胀的“不幸代价”,紧缩对物价的影响是滞后的。
信达宏观指出,言行一致是建立公信力的关键。美联储一改以往“两者兼得”的态度,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其抗击通胀、重获市场声誉的决心。
平安证券指出,在通胀“百感交集”、通胀解读不确定的背景下,美联储坚定地选择捍卫自己的公信力,势必保证通胀回落,甚至不惜牺牲“软着陆”的可能性。
在广东证券看来,本次议息会议正式宣布美联储即使在衰退中也将坚持鹰派加息。这是因为高通胀更加持久和严重,反通胀的政治呼声更加迫切。
从历史经验来看,20世纪70-80年代的经验表明,在高通胀时期,政策利率不仅可以“跟随”通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从而具有抑制通胀的效果。这意味着很难准确地将政策利率设定在一个既能抑制通胀又能最大程度保护经济的水平。考虑到如果加息不够坚定,过早停止加息甚至降息,通胀可能是一个反复的历史教训。美联储应该尽最大努力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宁愿牺牲经济,也不愿忍受重复通胀的风险。
鲍威尔回顾了近50年来控制通货膨胀的经验,总结出“三大教训”。
一是“中央银行可以承担和实现物价稳定的责任”,主要是管理总需求,使其更好地平衡总供给,实现物价稳定。
第二,“公众通胀预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高通胀持续的时间越长,通胀预期就越容易上升并变得根深蒂固,导致自我实现。
第三,“一定要坚持加息,直到目标实现”,即在通胀回归目标之前,一定要确保加息的决心不动摇。
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越来越低,美股可能二次探底,警惕估值和盈利双杀。
CICC宏观指出,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美联储可能需要打破工资-通货膨胀的正反馈,这就需要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恶化,失业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美国的通胀也受到“利润-通胀”螺旋的支撑。为了降低通胀,还需要美联储有能力抑制企业提价,这也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减弱。
根据CICC宏观预测,2023年和202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4%和0%,全年增速分别为-1.3%和-0.4%。未来两年美国经济将处于低增长状态。
在CICC看来,议息会议后,美股下跌,美债收益率先升后降,表明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正在增加。如果明年美国经济下滑,更有可能是“滞胀”型衰退,即GDP负增长但通胀依然高企。历史表明,这种衰退之后,美联储降息更晚,门槛更高,美债收益率见顶更晚,美股“触底”时间更长。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资产价格调整还没有结束,我们距离“市场底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东证券指出,加息后半段,衰退风险加大,债市配置价值优于股市。谨防估值利润双杀,美股可能有二次探底风险。
一是流动性预期转向收紧,打压估值。美股7月以来的反弹主要是由于市场乐观预期美联储明年将放缓加息甚至降息。在美联储重申加息和抗击通胀的决心后,美股估值受到紧缩预期的打压。
第二,目前美股的收益下滑才刚刚开始。美联储的加息幅度在中性利率之上,这将对经济需求产生更强的压力,尤其是可选消费和通信服务行业的盈利预期被大幅下调。
东吴宏观指出,美股买股不如持有“现金”。除了美股市盈率进一步承压,市场利率的上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在当前高波动的背景下,持有股票所获得的红利越来越没有现金类资产的吸引力,这也意味着股市的拐点尚未到来。
国内方面,东方金诚指出,考虑到中美当前通胀形势的根本差异,美联储快速加息不会带动国内货币政策收紧;为引导宏观经济企稳,下一步国内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在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背景下,监管层会更加关注内外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下一步政策宽松的节奏和幅度会更加谨慎。我们也判断,在经济基本面复苏的支撑下,未来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走势快速贬值的风险不大,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望保持稳定。